深渊作为原神中高难度的挑战内容,通关的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角色天赋与技能机制。首先需要明确深渊的机制特点:每层分为上下半场,需配置两队不重复角色,且从第9层开始难度显著提升,敌人类型和地脉异常效果会周期性变化。角色天赋的优先级培养直接影响输出效率,例如主C角色的核心天赋(如普通攻击、元素战技或爆发)应优先升至8级及而辅助角色的关键天赋(如班尼特的大招攻击加成、钟离护盾减抗)也需重点投入资源。技能释放顺序和元素反应的联动是基础中的基础,例如通过火→水→冰的顺序触发融化反应可最大化伤害。
深渊阵容的构建需围绕元素反应和角色职能展开。雷神国家队(雷神+班尼特+香菱+行秋)和草行久体系(纳西妲+行秋/夜兰+久岐忍)是当前版本通用性较强的组合,前者依赖雷神的元素爆发充能循环,后者通过草种子触发超绽放反应。需深渊环境会针对特定元素进行强化或削弱,例如5.5版本第12层上半场存在水免敌人,需避免使用纯水伤队伍。角色技能衔接方面,护盾类技能(如钟离的玉璋护盾)应在敌人攻击前释放,而增伤类技能(如枫原万叶的元素精通加成)需在输出角色行动前启动。
技能冷却与能量管理是维持输出的核心。在深渊高压环境下,建议将主C的元素爆发伤害集中在敌人破盾或虚弱阶段释放,例如面对雷深渊法师时,先用火/冰元素破除雷盾再开启爆发。对于充能困难的角色(如魈、优菈),需搭配西风系列武器或双风元素共鸣加速能量回复。天赋等级不足时,可通过圣遗物主属性(如元素充能效率沙漏)弥补循环缺陷,但需平衡输出与功能性。部分角色的命之座会显著改变技能机制,例如夜兰1命增加战技次数,2命提升挂水频率,这类质变命座可优先考虑获取。
环境互动与走位技巧能有效降低战斗压力。深渊中部分敌人会召唤障碍物或领域(如5.5版本千年珍珠骏麟的珍珠护盾),需利用场景元素快速破解机制。例如火深渊法师的护盾需用冰元素高效破除,而玄文兽的三点一线攻击模式可通过横向移动规避。角色切换时机的把握同样重要,例如当班尼特大招领域即将消失时,应提前切换主C释放技能以享受最后一段攻击加成。对于持续掉血的环境效果(如嗜能之雷),携带群体治疗角色(如心海、白术)比单体治疗更稳妥。
资源分配与版本适应性是长期通关的保障。建议将80%的培养资源投入两个主力队伍的核心角色,武器和关键天赋等级优先于全队均衡提升。每期深渊更新后,应优先查看地脉异常效果(如5.5版本上半场75%岩元素战技加成),及时调整阵容搭配。若遇到特定层数卡关,可参考当期深渊攻略中针对怪物分布的站位策略,例如将群攻角色(如那维莱特)面对多目标时贴墙输出以触发范围伤害。深渊并非必须满星才能获取主要奖励,阶段性提升比强行冲刺更符合资源效率。